行業資訊
業界熱議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協同低碳創新 共謀綠色發展
人民網 | 來源:人民網 瀏覽次數:211 發布時間:2022年9月2日
摘要:

“碳中和與綠色發展需要形成全社會的協同合力,在項目、基地、人才等方面協同增效,提升創新驅動合力和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在日前舉辦的“低碳能源 零廢未來”論壇上,多位行業人士表示,要加速對對產學研用一體化的低碳經濟與綠色發展協同創新模式的探索,協同推進低碳創新,共謀綠色發展。

全國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吳曉青表示,發展低碳經濟的舉措主要有四個方面,包括低碳技術發展和支撐能力、完善低碳發展標準和規范、適應低碳經濟發展的制度及準備、健全碳排放強度考核制度等。當前需從實際出發,穩步推進低碳技術發展的創新,組織產學研各方力量,增強自主創新能力,開發低碳技術與低碳產品,研究化石能源低碳技術與方案,解決經濟型儲能技術等問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優化能源技術。

“現今新能源的主要形式是分布式多元互補,《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的出臺決定了今后十年來科技發展的基本方向。雙平臺是實現低碳發展的基礎建設,是落實實施方案中十大行動的中堅力量。”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原參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名譽主任劉燕華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認為,“3060”目標對于能源行業來說是一場新變革,是我們國家能源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然前提。為實現低碳能源的最小化和零廢物的排放,未來新能源體系需要突出高效化、綜合化、智慧化,為我國環境綜合治理與綠色社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在氣候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的今天,早日實現碳中和已成為全球共識,推動國家綠色發展,實現全社會‘零廢’的關鍵在于相關產業的發展與技術創新。”國務院國有重點大型企業原監事會主席趙華林提出,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將攜手企業與產業,優化升級新型光伏產業結構,帶動全社會共建零碳、零廢的美好環境。

特別聲明:
轉載上述內容請注明出處并加鏈接。上述內容僅代表作者或發布者的觀點,與中國電子商會官網的立場無關。如有任何疑問或了解更多,請與我們聯系。電話:4008 900 668 郵箱:service@cecc.org.cn

中國電子商會 China Electronics Chamber of Commerce
京ICP備13044805號
電話:010-68256762  E-mail:service@cecc.org.cn
Copyright CEC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博興六路17號院1號樓3層

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5504號

榴莲视频破解版-榴莲视频apk-榴莲视频下载安装